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苏轼的三起三落故事及写的诗

2025-10-29 11:41:27

问题描述:

苏轼的三起三落故事及写的诗,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11:41:27

苏轼的三起三落故事及写的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一生仕途起伏不定,经历三次大起大落,但始终以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他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命运的跌宕,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

一、苏轼的“三起三落”概述

起落 时间 背景 结果
第一次起 1057年 中进士,步入仕途 官职逐步提升,成为朝廷重臣
第一次落 1079年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被贬黄州,生活困顿
第二次起 1084年 重新被启用,调任汝州 重返政坛,参与地方治理
第二次落 1094年 新党掌权,再次被贬 被贬惠州、儋州,远离京城
第三次起 1100年 宋徽宗即位,遇赦北归 虽未复官,但生活逐渐安定
第三次落 1101年 病逝常州 终其一生未能回到权力中心

二、苏轼“三起三落”的具体故事

第一次起:科举成名,初入仕途

苏轼于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凭借出色的文才和政治见解,迅速受到朝廷重视。他在仁宗朝担任过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积极参与国家大事,主张改革弊政,关心民生。这一时期是他政治生涯的上升期,也是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第一次落: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在诗文中批评新法,被御史台指控“谤讪朝政”,引发“乌台诗案”。他被逮捕入狱,后虽获释,但仍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在黄州期间,他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名篇,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超脱。

第二次起:再回朝廷,任职地方

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被调任汝州,虽仍为地方官,但已恢复部分政治地位。他在地方上推行了一些有益民生的政策,同时也继续创作诗歌,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此时的作品。

第二次落:新党当权,再遭贬谪

元祐四年(1089年),新党重新掌权,苏轼再次被贬,先后流放至惠州、儋州(今海南)。在这些偏远之地,他依然保持豁达心态,写下了许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的诗作,如《荔枝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第三次起:遇赦北归,晚年生活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徽宗即位,苏轼得以遇赦,从海南北返,途中病逝于常州。尽管他未能再登高位,但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却影响深远。

三、苏轼代表性的诗词作品

作品名称 创作背景 诗词内容简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贬黄州期间 抒发对历史英雄的仰慕和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
《定风波》 黄州时期 表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汝州任职时 思念弟弟苏辙,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荔枝叹》 被贬惠州期间 描写荔枝之美,暗含对朝廷腐败的讽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儋州时期 写乡村夜景,表现闲适心境

四、总结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但他始终以一种积极而坚韧的姿态面对人生。他的诗词不仅记录了他的情感与思想,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无论是“三起三落”的政治命运,还是“豪放洒脱”的文学风格,苏轼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激励着无数人勇敢面对人生的风雨。

以上就是【苏轼的三起三落故事及写的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