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课文原文】老舍先生的《万年牢》是一篇富有生活气息和深刻寓意的散文。文章通过讲述父亲做糖葫芦的故事,展现了诚信、勤劳与坚守的价值观,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品格的敬仰与怀念。
在文中,父亲是一个手艺精湛、为人正直的人。他做糖葫芦时,总是选择最好的山楂,用最干净的竹签,把糖浆熬得恰到好处,不让一丝杂质混入其中。他的糖葫芦不仅味道好,而且外观漂亮,吸引了不少顾客。然而,父亲并不因为生意兴隆而降低标准,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哪怕有时候会因为坚持质量而耽误时间,甚至影响收入。
有一次,父亲在制作糖葫芦时,发现一串山楂有点发黑,便毫不犹豫地把它挑出来扔掉。虽然这让他损失了一串糖葫芦的利润,但他却说:“做生意不能图快,要讲良心。”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也成为他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
文章还提到,父亲的糖葫芦不仅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也让周围的人对他充满敬意。无论是街坊邻居还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愿意来买他的糖葫芦,因为他不仅手艺好,更重要的是他做人诚实可靠。
“万年牢”这个题目,表面上是指糖葫芦可以保存很久不变质,实际上则是借物喻人,象征着一种持久而稳固的品质——诚信、勤奋、正直。这种品质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就像糖葫芦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个普通手艺人的人生故事,更感受到了一种朴素而深刻的做人道理。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万年牢》虽短,却意味深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