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活动名称:我们是好朋友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朋友”的含义,初步建立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2. 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帮助。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归属感。
二、活动准备:
- 图片若干(展示小朋友一起玩耍、分享玩具等场景)
- 小动物头饰(如小兔、小熊、小猴等)
- 音乐《找朋友》
- 一些简单的道具(如玩具、绘本、小卡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找朋友》,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
提问:“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和好朋友一起做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经历。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好朋友”的小故事,例如:
“小兔和小熊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玩。有一天,小熊不小心弄丢了玩具,小兔主动帮他找,还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他玩。小熊非常感激,说:‘谢谢你,我的好朋友!’”
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以及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关心。
3. 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一:好朋友找朋友
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听音乐自由走动,当音乐停止时,听到老师说“找到你的朋友”,幼儿要迅速找到一个小伙伴,并说出“你好,我是XX,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游戏二:分享小礼物
每个幼儿带一个小礼物(可以是贴纸、小玩具等),在活动中进行交换或赠送,体验分享的快乐。
4. 情景模拟(7分钟)
教师设置几个生活中的情景,如:“如果小朋友摔倒了,你会怎么做?”“如果别人想玩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处理?”
请幼儿分组讨论并表演,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合适的方式与朋友相处。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朋友”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要学会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
最后,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歌曲,结束活动。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设立“好朋友角”,鼓励幼儿画出自己的好朋友并粘贴展示。
- 家长配合,在家中引导孩子与邻居或亲戚的孩子交朋友,扩大社交圈。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展开,结合故事、游戏和情景模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促进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今后可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更多合作类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