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小鸭找朋友】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理解“朋友”的含义,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情感体验。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括小鸭子、小鸡、小兔、小猫等角色)
- 动物头饰若干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 故事录音或教师讲述用的道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小鸭子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引导幼儿回答后,继续问:“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小鸭子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小鸭找朋友’。”
2. 讲述故事(10分钟)
教师边展示图片边讲述故事:
有一天,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它看到周围都是小动物,可是它没有朋友。于是,它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
小鸭子先遇到了小鸡,它说:“小鸡,我们一起玩吧!”小鸡说:“不行,我还要吃虫子。”小鸭子有点难过,继续往前走。
接着,它遇到了小兔子,它说:“小兔子,我们一起玩吧!”小兔子说:“我不喜欢游泳,我们还是各自玩吧。”小鸭子更难过了。
然后,它遇到了小猫,它说:“小猫,我们一起玩吧!”小猫说:“我只喜欢捉老鼠,不喜欢和你一起玩。”小鸭子更加伤心了。
就在它快要放弃的时候,它看见了一只小乌龟,它问:“小乌龟,你能做我的朋友吗?”小乌龟笑着说:“当然可以!我们可以一起在水里游泳,一起晒太阳。”
从此以后,小鸭子有了新朋友,它再也不孤单了。
3. 提问互动(5分钟)
- 小鸭子一开始为什么没有朋友?
- 它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有没有和它做朋友?
- 最后谁愿意和小鸭子做朋友?为什么?
- 你觉得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其他幼儿可以边看边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增强参与感。
5.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朋友是能一起玩耍、互相帮助的人。我们要学会主动交朋友,也要懂得尊重别人。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动物卡片,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巩固对动物的认识。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分享这个故事,并画出自己心中的“好朋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友情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角色扮演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入一些互动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