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818-2011及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标准)】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中,鼠害问题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鼠类危害,提高防鼠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应运而生。该标准为农区开展毒饵站灭鼠工作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在粮食种植区、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居民聚集区域等易受鼠害影响的场所。通过设立规范化的毒饵站,可以实现对鼠类的有效控制,减少因鼠类传播疾病、破坏作物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在实施过程中,标准强调了毒饵站的选址、布设、投放、管理及效果评估等多个环节。例如,毒饵站应设置在鼠类活动频繁、隐蔽性好的位置,同时要远离水源、居民区和儿童活动区域,以确保使用安全。此外,毒饵的选择也需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同时,标准还提出定期检查和维护毒饵站的重要性,确保毒饵的有效性和持续作用。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或降低灭鼠效果。
总体来看,《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不仅为农村地区的鼠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推动绿色防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能够有效提升农区鼠害防控水平,保障农业生产与居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