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交睫的意思(成语词典)】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因其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而被广泛使用。其中,“目不交睫”就是一个颇具画面感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极度紧张、焦虑或劳累而无法入睡的状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以及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
“目不交睫”字面意思是“眼睛没有合上”,即一直睁着眼睛,无法入睡。它强调的是人在某种情绪或状态下长时间保持清醒,甚至彻夜难眠。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情绪色彩,比如因担忧、恐惧、兴奋或压力过大而失眠。
从字面上看,“目”指的是眼睛,“交”有“闭合”的意思,“睫”则是睫毛,合起来就是“眼睛不闭合”。因此,成语“目不交睫”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整夜睁眼不眠的情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后汉书·王符传》中有类似表达:“心忧形苦,目不交睫。”这说明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用这一成语来形容内心的不安与身体的疲惫。
在现代汉语中,“目不交睫”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日常写作中,用来描述某人因某种原因而彻夜未眠的状态。例如:
- 他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连续几天目不交睫。
- 她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焦虑,整晚目不交睫。
需要注意的是,“目不交睫”虽然常用于描述失眠,但它并不等同于“失眠”本身,而是更强调一种精神状态下的无法入眠。此外,它也常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如“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总的来说,“目不交睫”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通过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