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述忠: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需全方位发力】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何实现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与学术界深入探讨的核心议题。对此,专家马述忠指出,要实现数字贸易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必须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形成系统性的发展路径。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贸易发展的基石。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显著提升,为数字贸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然而,当前仍存在区域间、行业间数字化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中小企业中推广数字技术应用,缩小“数字鸿沟”,为更多主体参与数字贸易创造公平环境。
其次,制度与规则的完善对于数字贸易的规范化至关重要。当前,国际上关于数据跨境流动、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规则尚不统一,给跨国企业的合规运营带来挑战。马述忠强调,应加快构建开放、透明、包容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推动多边或双边合作机制的建立,促进标准互认和规则对接,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此外,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同样不可忽视。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既需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士,也需要掌握前沿技术的科技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相关学科建设,鼓励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同时,企业也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在全球数字贸易中的竞争力。
最后,绿色发展理念应贯穿于数字贸易的全过程。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绿色低碳成为衡量数字贸易质量的重要标准。企业应在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注重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数据中心、清洁能源使用等举措落地实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在基础设施、制度规则、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同步发力,才能真正推动数字贸易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阶段。马述忠的观点为当前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未来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