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工具发生减值计提】在企业财务报表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方式对会计处理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工具”(FVTPL-OCI)是一种常见的金融资产类别,通常包括债务工具投资等。当这类金融工具发生减值时,需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减值计提,并遵循特定的会计处理规则。
本文将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工具发生减值计提”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要点。
一、概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如债务工具投资),其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减值计提需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ECL模型),并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
二、关键会计处理要点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1. 计量基础 | 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其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2. 减值计提条件 | 当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且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时,应计提减值损失。 |
| 3. 减值损失计算方法 |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ECL模型),即根据历史数据、当前信息和合理预测,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 4. 减值损失确认 | 减值损失应确认为当期损益,同时减少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
| 5. 其他综合收益的调整 | 在减值发生后,若该金融资产后续公允价值上升,其变动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不得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 |
| 6. 转让或处置 | 若该金融资产被转让或处置,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再转回,也不影响其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
三、示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持有的一项债务工具投资,初始成本为100万元,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后续期间,由于发行方信用状况恶化,预计未来现金流减少,经评估需计提减值损失20万元。
此时,会计处理如下:
- 借:信用减值损失 20万元
-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20万元
同时,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由100万元降至80万元,后续公允价值变动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四、总结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工具”在发生减值时,需严格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减值计提。减值损失应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公允价值变动则继续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这一处理方式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也确保了财务信息的透明性和可比性。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识别和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确保减值计提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以上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工具发生减值计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