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赏析,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11:10:56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赏析】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极具才华的诗人,其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语言含蓄著称。在众多作品中,《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一首寄托深情、抒发孤寂与思念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商隐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原诗如下: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欲寄又难行。

> 梁间燕子闻人语,帘外桃花逐水声。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一、诗意解析

这首诗写于李商隐夜宿骆氏亭时,因思念友人崔雍、崔衮而写下的一首抒情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环境,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首句“竹坞无尘水槛清”,描绘了骆氏亭周围的幽静景色:竹林环绕,水边小亭清澈宁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正是诗人沉思和寄托情感的理想场所。

第二句“相思欲寄又难行”,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想要将心中思念寄给远方好友的渴望,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这里的“难行”既指距离遥远,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难以言表。

接下来两句“梁间燕子闻人语,帘外桃花逐水声”,则是借景抒情。燕子在梁间呢喃,仿佛也在倾听诗人的低语;桃花随水飘流,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离别之痛。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最后两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孤独。天色昏暗,寒霜早至,诗人独自留下,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更显凄凉与寂寞。这种“听雨”的意境,常被用来表现内心的愁绪与无奈。

二、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含蓄深远

李商隐善于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诗中所写的竹坞、水槛、燕子、桃花、枯荷等,皆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承载着诗人深沉的思绪。

2.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语言简洁明了,却意境悠远,富有哲理意味。如“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句,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淡然与坚韧。

3. 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结语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李商隐抒情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孤独的旅人,更是一个在风雨中依然坚持自我、心怀理想的文人形象。

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深度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