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教案课程】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小老鼠上灯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灯台”、“猫”等基本词汇,并初步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儿歌和故事的兴趣,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参与感。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含小老鼠、灯台、猫等角色)
- 音乐伴奏(轻快的儿歌背景音乐)
- 小老鼠、猫等头饰若干
- 灯台道具或画图纸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灯台”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灯台吗?灯台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出示小老鼠的图片,引出故事主题:“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小老鼠的故事,名字叫《小老鼠上灯台》。”
2. 讲述故事(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小老鼠上灯台》,配合图片或动作表演,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讲述过程中可适当停顿,引导幼儿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增强互动性。
3. 理解与讨论(6分钟)
- 提问:“小老鼠为什么要去灯台?它遇到了谁?”
-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片段。
- 讨论:“小老鼠最后怎么样了?你认为它聪明吗?”
4. 学唱儿歌(8分钟)
教师播放《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带领幼儿一起跟唱。可结合动作表演,如“小老鼠爬上灯台,喵喵喵,猫来了!”增强趣味性。
5. 角色扮演(7分钟)
分发头饰,让幼儿选择扮演小老鼠、猫等角色,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对话进行互动,如:“小老鼠,你去哪里呀?”“我去灯台找东西吃!”
6. 总结与延伸(4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鼓励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家人听,也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小老鼠上灯台”的画面。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 开展“动物朋友”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听儿歌、讲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为载体,结合儿歌和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既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后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