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假期安全教育内容教案】一、活动名称:
《快乐过假期,安全不放假》
二、适用年龄:
3—6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假期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行为习惯。
3. 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提升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四、活动准备:
1. 安全教育图片若干(如: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不乱吃东西等)
2. 小道具(如:玩具电话、小红帽、安全帽等)
3. 教学PPT或动画视频(适合幼儿观看的安全教育短片)
4. 安全知识儿歌或童谣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的假期是什么时候呀?”引导幼儿分享假期生活。接着引入主题:“假期虽然很有趣,但也要注意安全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假期安全小常识’。”
2. 情景故事导入(10分钟)
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或讲述一个与假期相关的安全小故事,例如:
“小明在假期里一个人在家,看到有人敲门,他没有问清楚就开门了,结果差点被坏人骗走了。”
通过故事引发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3. 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结合图片或实物,讲解以下
- 防拐骗: 不要轻信陌生人,不随便跟别人走,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
- 防火防电: 不玩火柴、打火机;不随意触碰电器插座;发现火灾要立即告诉大人。
- 饮食安全: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 交通安全: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坐车时系好安全带。
- 防溺水: 不去河边、水库等危险水域玩耍,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游泳。
4. 游戏互动(15分钟)
开展“安全小卫士”游戏,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或选择题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 “如果有人给你糖果,你要不要拿?”(正确回答:不要)
- “看到红色的信号灯,应该怎么做?”(正确回答:停下等待)
- “家里着火了,应该怎么办?”(正确回答:马上告诉大人)
5. 安全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一首简单易记的安全儿歌,如:
> “小手拉大手,安全记心头,
> 红灯停,绿灯行,
> 不跟陌生人走,
> 饭前便后要洗手,
> 安全快乐过假期!”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假期安全小贴士”海报,张贴在家中。
2. 开展“安全小卫士”评选活动,表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良好的幼儿。
3. 在班级设置“安全角”,放置相关书籍、图片,供幼儿随时阅读和学习。
七、活动反思:
本次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儿歌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今后可结合更多实际生活场景,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安全防护能力。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不同园所的具体情况和幼儿接受能力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