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实施精准问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谨代表某区就我们在推进精准问责、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挑战日益增多。如何在严肃问责的同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成为我们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容错纠错机制,努力实现“问责有力度、容错有温度、激励有方向”。
一、强化制度设计,构建精准问责体系
我们注重从源头上规范问责行为,防止“泛化问责”“简单问责”现象的发生。一是制定《某区问责工作实施细则》,明确问责情形、程序、标准和责任主体,确保问责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三审三核”机制,即由纪检监察部门初审、分管领导复审、区委常委会终审,层层把关,确保问责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三是推行“一案一评”制度,对每起问责案件进行综合评估,既看事实,也看动机、后果和整改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完善容错机制,激发干部担当精神
为消除干部“怕出错、不敢干”的思想顾虑,我们出台了《某区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明确了可以容错的“六种情形”和“五条红线”,既划清了“敢为”与“乱为”的界限,也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我们建立了“容错备案”制度,对符合容错条件的干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表扬,并在考核评价、评优评先中予以体现,真正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包容与信任。
三、注重结果运用,推动问责与激励并重
我们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将问责与教育、整改、激励有机结合。一方面,对被问责干部开展“回访教育”,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错误、积极改正问题;另一方面,对整改到位、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通过这种方式,既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又增强了干部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容错纠错机制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专题学习、案例剖析和经验交流活动,增强全区干部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注重挖掘和宣传一批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精准问责与容错纠错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要在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执行效能,切实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化探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良好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
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