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及赏析】《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他离开终南山、拜访友人斛斯山人并共饮的场景。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展现了李白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
原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晚晖。
欲言又默然,相对空依依。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居图景。诗人李白在傍晚时分从终南山下来,山间的明月仿佛也随着他一同归来,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合一”的氛围。首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便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安详与满足。
接下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诗人回头望向自己走过的山路,只见群山苍茫,翠色朦胧,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这种情绪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做了很好的准备。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诗人与友人一同来到田间农舍,孩子们热情地打开柴门迎接他们,显示出一种质朴的乡村生活气息。这里没有喧嚣与纷扰,只有纯真与亲切。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晚晖。”这两句写景极为生动,绿竹刚刚抽出新芽,红莲在夕阳下摇曳生姿,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欲言又默然,相对空依依。”诗人与友人虽有千言万语,却最终选择了沉默,只在彼此的目光中传递着情感。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含蓄。
最后两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快乐。酒意渐浓,心也随之放松,两人沉浸在自然与友情之中,忘却尘世的纷扰,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总结: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体现友情与心灵契合的作品。李白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之美、人情之暖以及内心之静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之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