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试题及答案2017.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置,保障公共健康与环境安全,国家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下是一份关于该条例的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适用于相关从业人员的学习与考核。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活动中产生的:
A. 一般生活垃圾
B. 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C. 建筑垃圾
D. 工业废料
答案:B
2. 医疗废物分为几类?
A. 3类
B. 4类
C. 5类
D. 6类
答案:C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医疗废物?
A. 废弃的针头
B. 病人使用过的输液瓶
C. 检验后的标本
D. 过期药品
答案:B
4.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有符合环保要求的处置设施
B. 有专业技术人员
C. 有独立法人资格
D. 有足够多的普通员工
答案:D
5. 医疗废物转运过程中,应使用哪种类型的包装容器?
A. 普通塑料袋
B. 密封、防渗漏的专用容器
C. 纸质包装箱
D. 无特殊要求
答案:B
6. 医疗废物在医疗机构内暂存时间不得超过: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答案:B
7. 医疗废物的分类中,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是:
A. 被病人血液污染的敷料
B. 病人使用后的输液管
C. 废弃的化学试剂
D. 手术中产生的组织碎片
答案:A
8.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定期向哪个部门报告处置情况?
A. 卫生行政部门
B. 环境保护部门
C. 公安机关
D. 市场监管部门
答案:A
9. 对于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行为,可处以多少罚款?
A.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 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 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答案:A
10. 医疗废物管理的主管部门是:
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B. 国家生态环境部
C. 国家发改委
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其代表物品。
答:
医疗废物分为五类:
- 感染性废物:如被病人血液污染的敷料、废弃的针头等;
- 病理性废物:如手术中切除的组织、尸体等;
- 损伤性废物:如针头、玻璃试管等;
- 药物性废物:如过期药品、废弃的药液等;
- 化学性废物:如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等。
2. 医疗废物在医疗机构内应如何进行暂时贮存?
答:
医疗废物应在专门的暂存点进行分类存放,不得混放。暂存场所应具备防渗漏、防鼠、防蚊蝇等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且需定期清运至集中处置单位。
3.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履行哪些职责?
答:
集中处置单位应依法取得资质,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对医疗废物进行安全、无害化处理。同时,应建立完整的处置记录,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处置情况,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论述题(20分)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对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重要性的理解。
答:
医疗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感染性废物若未妥善处理,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化学性废物若随意丢弃,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因此,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提升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减少医疗废物带来的风险,推动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作为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法规,对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和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