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字开头的成语】在汉语中,许多成语都以“手”字开头,这些成语不仅富有表现力,还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状态或情感。它们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既简洁又生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手”字开头的成语,并探讨它们的含义与用法。
1. 手到擒来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完成,就像伸手就能抓到一样。常用于表示某件事轻而易举就能成功。例如:“这个问题他一分析就解决了,真是手到擒来。”
2. 手足无措
指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不知如何是好,慌乱得连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多用于描写紧张、慌乱的情绪。如:“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一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3. 手不释卷
形容人勤奋好学,即使在空闲时间也不放下书本。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热爱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例如:“他从小就手不释卷,后来成为了一位博学的学者。”
4. 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时慌张、混乱,没有条理。比如:“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考试时手忙脚乱,成绩自然不理想。”
5. 手无寸铁
字面意思是手里没有任何武器,引申为毫无防备或力量薄弱。常用于描述弱势一方的状态。如:“面对敌人的攻击,他们手无寸铁,只能被动挨打。”
6. 手舞足蹈
形容人高兴或激动时的动作,通常伴随着兴奋的情绪。例如:“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他手舞足蹈,喜出望外。”
7. 手眼通天
原意是指有非凡的能力,能洞察一切,现在多用来形容人关系广、手段高明,能够办成别人办不到的事情。如:“他为人圆滑,手眼通天,什么事情都能摆平。”
8. 手下留情
指在处理事情时,不要过于严厉或残酷,要留有余地。常用于劝告他人不要过分计较或伤害对方。例如:“虽然他是我们的敌人,但还是手下留情吧。”
9. 手到病除
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病人一用药就痊愈。也用来形容解决问题非常迅速有效。如:“他一出手,问题就迎刃而解,真可谓手到病除。”
10. 手高眼低
形容人能力不足,但眼光却很高,总是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这个成语带有贬义,常用来批评那些自视过高却能力有限的人。
总的来说,“手”字开头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中的智慧与哲理。无论是学习中文还是进行写作,这些成语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