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传原文+译文】一、原文:
扁鹊者,渤海郡鄚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粥医,尝游于齐,见桓公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公曰:“寡人无疾。”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将深。”桓公不应。又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不治将深。”桓公又不应。又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骨髓,不治将死。”桓公遂怒,逐之。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公遂死。
扁鹊之为医也,能视疾而知其病源,察色而辨其病状,未尝见其失也。尝至虢国,适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请往治之。”乃入宫,诊脉,曰:“太子尸厥也,非死也。”遂以针刺其三阳五会,太子即苏。于是国人称其神医,天下皆闻其名。
扁鹊自言曰:“吾非能生死人也,特能察其未死者耳。”其术精妙,世人莫能及。
二、译文:
扁鹊是渤海郡鄚地的人,姓秦,名越人。他年轻的时候做了一名医生,曾经到齐国去,见到齐桓公说:“您体内有疾病,位于皮肤之间,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加重。”齐桓公说:“我没有病。”过了五天,扁鹊再次见到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进入血脉,再不治疗就会更严重。”桓公没有回应。又过了五天,扁鹊再次进宫,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如果不治疗,情况会更加严重。”桓公仍然不理会。再过五天,扁鹊第三次进宫,说:“您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不治疗就会死去。”桓公非常生气,把他赶走了。五天之后,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但扁鹊已经离开了。不久,桓公就去世了。
扁鹊行医时,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情况,判断疾病的根源和症状,从未有过失误。有一次他来到虢国,正逢太子突然病逝,扁鹊说:“让我来医治他吧。”于是进入宫廷,为太子诊脉后说:“太子只是处于昏厥状态,并不是真的死了。”于是用针灸刺激他的三阳五会穴位,太子很快苏醒过来。因此,百姓都称他为神医,天下人都知道了扁鹊的名声。
扁鹊自己说:“我并不是能让人死而复生,只是能够发现那些尚未真正死亡的人罢了。”他的医术高超,世人都无法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