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的《画》】在中国古代诗歌的浩瀚星河中,有许多作品因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被后人传颂不衰。其中,清代后期诗人高鼎所作的《画》,虽篇幅短小,却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细腻描绘。
《画》这首诗全文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确提到“画”字,但其内容却仿佛是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童年的欢愉。全诗通过几个典型的意象——草、莺、杨柳、风筝等,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美感的画面。
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点明了时间背景,是早春时节。草木初生,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则进一步描绘了河边的杨柳轻柔地拂过堤岸,仿佛沉醉于春天的雾气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柔的氛围。
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将画面从自然景色转向人间活动,描绘了一群放学归来的孩童,在春风的吹拂下争相放起纸鸢的情景。这一幕不仅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童年时光的深情回忆。高鼎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热爱。
综上所述,高鼎的《画》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高鼎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关于春天、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