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小时了了》是一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的文言短文,讲述了孔君平与七岁孩童的对话,通过简短的语言展现了孩童的机智与聪慧。这篇文章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常被选入语文教材,用于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原文如下:
>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君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文章通过一个日常的小场景,展示了儿童在面对长辈时的机智反应。孔君平用“杨梅”来调侃孩子的姓氏(“杨”),而孩子则巧妙地用“孔雀”来反讽,既不失礼貌,又表现出极高的语言技巧和思维敏捷。
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诣:拜访
- 乃:于是,就
- 示:给……看
- 应声:立刻回答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译:我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3. 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具有哪些特点?
答:这个小孩聪明伶俐,反应迅速,善于运用语言进行巧妙的反驳,体现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你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慧并不取决于年龄大小,而是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要注意言辞,避免无心之言造成尴尬。
5.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怎么回应孔君平的话?请写出你的回答。
答:可以写一些幽默或机智的回答,如“我倒是想看看,您家有没有‘孔’家的花。” 或者“杨梅是杨家的果,那孔雀是不是孔家的鸟呢?”
总结:
《小时了了》虽短小精悍,但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语言艺术的重视。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不仅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能从中领悟到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