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直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用来形容事物迅速上升、发展得非常快。在现代汉语中,“扶摇直上”多用于描述事业、地位、收入、人气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一、成语释义
“扶摇”原指旋风,引申为借助外力或顺势而行;“直上”则表示迅速上升。合起来,“扶摇直上”形象地描绘了某种力量推动下,事物迅速攀升的状态。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积极意味,强调的是发展的速度和势头。
二、出处与演变
“扶摇直上”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庄子的《逍遥游》,原文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的“鹏”是一种巨大的鸟,它借助风势飞向遥远的南方,飞行的距离极其遥远,象征着一种超越现实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后世将“扶摇直上”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迅速上升、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人们表达成功、进步的一种常用说法。
三、用法与例句
1. 形容事业发展
- 他刚进入公司时只是个普通员工,但凭借出色的能力,很快便扶摇直上,升任部门主管。
2. 形容人气飙升
- 这位歌手因一首新歌爆红,粉丝数量扶摇直上,成为当红明星。
3. 形容经济状况改善
- 随着政策扶持,该地区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收入水平也扶摇直上。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步步高升、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 反义词:一落千丈、江河日下、每况愈下
五、使用注意
“扶摇直上”多用于褒义语境,强调的是正面的发展趋势。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是否合适,避免用于贬义或讽刺的场合。
六、总结
“扶摇直上”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对成功与进步的赞美。它提醒我们,在合适的时机和环境下,只要努力和坚持,就能实现快速的成长与突破。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壮大,都可以从中汲取动力,勇往直前。
如需了解其他成语的含义或相关典故,欢迎继续查阅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