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是宋代诗人吴惟信创作的一首描写清明时节西湖苏堤景色与人文活动的诗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祭祖、踏青活动,语言清新婉约,意境悠远,展现了宋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原文如下:
> 花柳争春日,清明上巳时。
> 风光不相负,人意自多思。
> 柳絮随风舞,桃花逐水嬉。
> 闲行苏堤上,心与景同怡。
这首诗通过“花柳争春”、“风光不相负”等句,生动地刻画了清明时节的春意盎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尤其是“人意自多思”一句,点出了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所承载的缅怀先人、追思过往的深意。
诗中“柳絮随风舞,桃花逐水嬉”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灵动的生命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春光明媚的苏堤之上。而“闲行苏堤上,心与景同怡”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闲适、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它不仅是一幅清明时节的风景画,更是一首寄托情感、表达心境的抒情诗。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悟。
《苏堤清明即事》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真挚动人的情感,成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清明题材诗歌,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