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掌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背景。
- 理解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 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之情。
- 领悟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王昌龄的生平事迹引入本诗的学习。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作品以描写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3. 全班齐读,检查朗读情况,并纠正错误发音。
(三)精读赏析
1. 解题:“左迁”指降职或贬官,“龙标”是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黔阳县东南。题目表明了诗人得知好友被贬至远方后所作的这首诗。
2. 分析诗句:
- “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暗示了路途遥远且艰难。
- “我寄愁心与明月”,将抽象的“愁心”寄托于具体的“明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 “随君直到夜郎西”,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思念能伴随友人一路前行的愿望。
3. 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借景抒情、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1. 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看法。
2. 比较阅读:与其他送别诗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五)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内容和情感,还感受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友情,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难忘的离别经历,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