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匡衡的年轻人,他非常热爱学习,但家中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天晚上,他看到邻居家灯火通明,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一个小洞,让邻居家的光线透过来,这样就可以继续读书了。
这个故事来源于《西京杂记》,原文如下: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这段文言文的大意就是讲匡衡刻苦学习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困苦,但却不放弃追求知识的机会。通过这个小洞,他得以利用邻家的灯光继续学习,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匡衡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向上。
总结来说,匡衡凿壁借光不仅展现了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