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节选: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贫躬耕,遂抱羸疾。今虽年迈,尚能饮食起居自理,此亦天赐之福也。然吾常思,人之立身,当以德行为先,学问为本。若无德,则学问无益;若无学,则德行难成。”
注释解析:
1. 赋命:指上天赋予的生命。
2. 羸疾:形容身体虚弱多病。
3. 立身:指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阅读思考:
陶渊明在这篇家书中不仅表达了对子女们成长的期待,还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如果缺乏良好的品德,那么这些知识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答案要点:
1. 陶渊明认为人的根本在于德行与学问并重。
2. 他鼓励后代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3. 在文中,陶渊明通过自身经历告诉孩子们要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以上就是关于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及解读。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