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开篇以问句起笔,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遐想的空间。苏轼借酒问天,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接着通过想象自己飞升至月宫,却又担心那里过于寒冷,从而产生矛盾心理,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留恋与向往。
下阕则从月亮的盈亏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指出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生无法避免的现象。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道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传递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堪称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他旷达开阔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