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田园诗为主,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移居二首》是陶渊明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从城市迁往乡村后的感受与心境。
原文: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翻译:
其一
以前我想要搬到南村,并不是为了选择一块风水宝地。
听说那里有很多心地纯朴的人,我很乐意与他们一起度过许多清晨和傍晚。
这样的愿望已经很久了,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房子不必很大,只要能遮风避雨即可。
邻居们常常来访,我们一起谈论过去的事情。
遇到奇文妙句,我们共同欣赏;碰到疑难问题,我们就一起探讨解决。
其二
春天和秋天都有很多美好的日子,可以登高望远,吟诗作赋。
邻居之间互相拜访,有酒就一起品尝。
农忙时各忙各的事,闲暇时就会想念彼此。
想念的时候就披衣相见,说说笑笑没有厌倦的时候。
这种生活多么美好啊,为什么要轻易放弃呢?
衣食是生活的根本,只有努力耕作才能有所收获。
赏析:
这两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陶渊明迁居后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第一首诗主要描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迁居后的满足感。他并不追求奢华的生活环境,而是看重邻里之间的真诚交往。第二首诗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乡村生活的乐趣,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对于简单而充实生活的追求。他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