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柳永的生平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2. 理解《雨霖铃》和《望海潮》这两首词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诵读,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2. 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柳永词的艺术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柳永词中的真挚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雨霖铃》和《望海潮》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2. 体会柳永词中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理解柳永词的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讲述柳永的生平故事,引出其代表作《雨霖铃》和《望海潮》。
2. 学生朗读这两首词,初步感知词的内容和情感。
二、讲授新课
1. 分析《雨霖铃》
(1)教师讲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2)学生分组讨论词中表达的情感,并派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强调词中的离情别绪。
2. 分析《望海潮》
(1)教师讲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2)学生分组讨论词中描绘的景象,并派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强调词中的壮丽景色。
三、比较阅读
1. 学生对比《雨霖铃》和《望海潮》,找出两首词的不同之处。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柳永词的艺术风格。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查找柳永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其艺术风格。
2. 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词,模仿柳永的风格。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多读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雨霖铃》和《望海潮》。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 《雨霖铃》
2. 《望海潮》
三、比较阅读
四、拓展延伸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以上就是《柳永词两首》教案2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