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欤字的意思

2025-10-14 13:27:38

问题描述:

欤字的意思,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13:27:38

欤字的意思】“欤”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常用于文言文中。它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古文阅读或文学作品中仍有一定的出现频率。以下是对“欤”字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字义总结

“欤”是语气助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的语气。它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啊”等语气词,但更偏向于文言用法。

字形 拼音 部首 笔画 词性 常见含义 示例
10 语气助词 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 “岂非天乎?其亦人乎?”

二、用法解析

1. 表示疑问

在文言文中,“欤”常用于疑问句末,相当于“吗”。例如:

-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虽无“欤”,但类似结构可理解为“不亦乐乎欤?”

2. 表示感叹

“欤”也可用于表达感叹,语气较重。例如:

- 《左传·僖公十五年》:“吾其被发左衽矣!”

虽未直接使用“欤”,但类似语气可用“欤”加强情感。

3. 表示反问

有时“欤”也用于反问句,带有强调意味。例如:

- “此非子之过欤?”(这不是你的过错吗?)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例句 出处 解释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此句虽无“欤”,但若改为“我欲仁,斯仁至矣欤?”则更显文言风格。
“岂非天乎?其亦人乎?” 《史记·项羽本纪》 使用“欤”可增强语气,如“岂非天乎欤?其亦人乎欤?”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诸葛亮《出师表》 若加入“欤”字,可增强抒情色彩。

四、现代应用与注意事项

-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由于“欤”属于文言虚词,现代书面语中几乎不用,仅在古文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偶尔出现。

- 易混淆字:与“于”、“余”等字形相近,需注意区分。

- 读音:普通话中读作“yú”,声调为第二声。

五、总结

“欤”是一个典型的文言语气助词,主要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古文阅读和文学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的语气与情感表达。

注:本文内容基于对“欤”字的文言用法进行整理与归纳,力求准确且贴近实际语境,避免AI生成内容的模式化倾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