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树长什么样】苦槠树,又称苦槠、石栎,是壳斗科的一种常绿乔木,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还在园林绿化和木材利用方面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对苦槠树外形特征的总结。
一、总体特征
苦槠树是一种中等大小的乔木,通常高度在10-20米之间,胸径可达50厘米以上。其树冠呈圆形或卵形,枝叶茂密,四季常青。树皮呈灰褐色,表面有纵向裂纹,质地较粗糙。
二、具体特征总结
部位 | 特征描述 |
树高 | 一般10-20米,部分可达30米 |
树干 | 直立,主干明显,树皮灰褐色,有纵裂 |
树冠 | 圆形或卵形,枝叶茂密,四季常绿 |
叶子 | 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锯齿,叶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 |
花 | 花小,黄绿色,雌雄同株,花期春季 |
果实 | 坚果,球形或卵形,外被刺状总苞,成熟后脱落,内含种子 |
生长环境 | 多生于山地、丘陵、林缘地带,耐干旱、耐瘠薄 |
三、其他特点
- 适应性强:苦槠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多种土壤中生长。
- 观赏性:因其四季常绿、树形美观,常用于城市绿化和公园景观。
- 经济价值:木材坚硬耐用,可用于家具、建筑等;果实可作饲料或用于制作植物油。
四、总结
苦槠树是一种常见的壳斗科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观赏价值。从外观上看,它拥有挺拔的树干、浓密的树冠和革质的叶片,果实也独具特色。无论是作为生态树种还是园林绿化植物,苦槠树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上就是【苦槠树长什么样】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