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踯躅的正确含义

2025-10-05 10:47:13

问题描述:

踯躅的正确含义,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10:47:13

踯躅的正确含义】“踯躅”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语词语,但在实际使用中,许多人对其含义理解不够准确。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个词的正确用法和意义,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常见误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词语解释

“踯躅”(zhí zhú)原意是指动物在行走时脚蹄不稳、犹豫不前的样子,后引申为人在行动或思想上迟疑不决、徘徊不定的状态。它常用于描写人内心的矛盾、犹豫或行为上的迟缓。

二、词性与结构

- 词性:动词 / 形容词(根据语境不同)

- 结构:联合式合成词

- 来源:古汉语词汇,多见于文言文中

三、常见用法

1. 表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

- 例句:他站在门口,踟蹰不前,不知该如何开口。

2. 表示心理上的矛盾或不安

- 例句:她心中充满矛盾,踟蹰难行。

3. 用于文学作品中,增强情感表达

- 例句:诗人笔下,那匹马踟蹰于山间小道,仿佛也在思索人生的方向。

四、常见误用

误用情况 正确用法 说明
“他走在路上,踌躇满志。” “他走在路上,踌躇满志。” “踌躇”是“踟蹰”的近义词,但“踌躇满志”是一个固定搭配,指满怀信心,与“踟蹰”无关。
“他在会议上踟蹰不前。” “他在会议上犹豫不决。” “踟蹰”更强调动作的迟缓,而“犹豫不决”更偏向心理状态。
“她因为失败而踟蹰。” “她因为失败而沮丧。” “踟蹰”一般不用于描述情绪低落,而是指行动或决策上的迟疑。

五、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 反义词
踌躇、犹豫、徘徊 坚定、果断、迅速

六、总结

“踯躅”是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词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在行动或心理上的迟疑不决。虽然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写作中仍有一定的表现力。正确理解和使用该词,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词语 踯躅
拼音 zhí zhú
词性 动词 / 形容词
本义 动物走路不稳,引申为犹豫不决
引申义 心理矛盾、行动迟缓
常见误用 与“踌躇”混淆,误用于情绪描述
同义词 踌躇、犹豫、徘徊
反义词 坚定、果断、迅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踯躅”虽不常见,但其内涵丰富,使用得当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并运用这一词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