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句话,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及诸弟妹》一诗。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战乱和饥荒中,与家人失散后,因望月而引发思乡之情所作。
一、原文背景总结
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左右),因河南地区发生战乱,关内地区又遭遇饥荒,导致他与兄弟姐妹分散各地,各自流落他乡。他在这种情况下,看到明月高悬,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中“一夜乡心五处同”一句,意指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同一夜晚,大家的心都被思乡之情所牵动,彼此的心境相同,情感相通。
二、诗句出处与作者信息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一夜乡心五处同 |
出处 |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
作者 | 白居易(772年-846年)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七言古诗 |
主题 | 思乡、战乱、亲情 |
三、诗句含义解析
“一夜乡心五处同”中的“乡心”指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五处”指的是诗人与兄弟姐妹分别所在的五个地方。整句的意思是:在一个夜晚,虽然我们分隔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是相同的。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情感共鸣。
四、诗歌整体情感分析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战乱带来的苦难,以及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展现了他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同时,他也借景抒情,以月为引,寄托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新乐府”风格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五、结语
“一夜乡心五处同”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无数普通百姓的共同心声。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要珍惜亲情、关注社会,不忘历史的教训。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对原诗的理解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解读,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模式,力求提供真实、有深度的文学解析。
以上就是【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