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一苇杭之的出处和全诗

2025-10-04 11:00:01

问题描述:

一苇杭之的出处和全诗,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11:00:01

一苇杭之的出处和全诗】一、

“一苇杭之”出自《诗经·卫风·河广》,是一句极具文学意蕴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心似箭的情感。该句字面意思是“用一根芦苇就能横渡大河”,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跨越艰难的精神。

本诗虽短,但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下将从出处、全文、注释及赏析等方面进行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标题 一苇杭之的出处和全诗
出处 《诗经·卫风·河广》
原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作者 无名氏(《诗经》为集体创作)
体裁 四言诗
背景 诗中人可能是一位流亡在外的卫国人,思乡心切,感叹河宽难渡,表达归乡之志。
注释 - 一苇:一根芦苇,比喻船。
- 杭之:横渡。
- 跂予:踮起脚尖。
- 望之:眺望。
- 曾不容刀:连小船都容不下,形容河宽。
- 崇朝:一个早晨,形容时间极短。
赏析 全诗通过对比“一苇杭之”与“曾不容刀”,突出河之宽广,反衬思乡之迫切。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动人。

三、延伸说明

“一苇杭之”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常被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定前行的精神。在后世文学中,这一典故被多次引用,如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便是对其意境的继承与升华。

此外,《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四、结语

“一苇杭之”出自《诗经·卫风·河广》,虽只有四句,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古代人民思乡情怀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以上就是【一苇杭之的出处和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