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记白居易全文及译文】一、文章总结
《养竹记》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自己种植和养护竹子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文中不仅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与特点,还借竹抒情,寄托了作者淡泊名利、清静自持的人生态度。
本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言志”的创作理念,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余庭前有竹数竿,初种之时,未甚茂。 | 我庭院中有几竿竹子,刚种下的时候,并不很茂盛。 |
后岁久,渐以繁密。 | 过了些年,渐渐变得茂密起来。 |
予尝爱其青翠而挺拔,不为风雪所屈。 | 我曾喜爱它青翠挺拔的姿态,不因风雪而低头。 |
或曰:“竹之性,柔而不折,韧而不挠。” | 有人说:“竹的本性,柔软却不折断,坚韧而不弯曲。” |
予闻之,益加敬之。 | 我听了这话,更加敬重它了。 |
每晨起,必观之;每夕卧,必思之。 | 每天早上起床,必定去看它;晚上睡觉,也常常思念它。 |
盖竹之德,可以比君子。 | 竹的品德,可以比拟于君子。 |
夫君子之德,温而厉,柔而正。 | 君子的品德,温和而严肃,柔和而正直。 |
竹亦然。 | 竹也是这样。 |
故予常养之,非徒悦目,实欲效其节也。 | 所以我常常养护它,不只是为了赏心悦目,更是想效仿它的气节。 |
三、文章核心思想
《养竹记》通过描写作者对竹子的细心照料与深刻感悟,表达了以下几点核心思想:
1. 赞美竹子的坚韧与高洁:竹子在风雨中不折不弯,象征着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2. 借物抒怀,寄托人格理想:作者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君子般的品质,表达自身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3. 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通过对竹子的观察与养护,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4. 倡导淡泊名利、注重内在修养的生活态度:文章流露出作者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志趣。
四、结语
《养竹记》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白居易对自然之美的记录,更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文章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值得细细品味。
以上就是【养竹记白居易全文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