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失信不立后半句是什么

2025-09-27 05:49:38

问题描述:

失信不立后半句是什么,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05:49:38

失信不立后半句是什么】“失信不立”是一句常见的成语或俗语,常用于强调诚信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可能只知其前半句,却不知其完整含义和后半句是什么。本文将对“失信不立”的来源、含义以及后半句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失信不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为:“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失则无庇,不可立也。”后来演变为“失信不立”,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这句话强调了“信”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在古代,诚信被视为立身之本,没有信誉的人难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自然也就无法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而“失信不立”的后半句是:“人无信不立。”这句更广泛地被引用,用来强调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因此,“失信不立”的完整说法可以理解为:

> “失信不立,人无信不立。”

这两句话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了诚信在做人做事中的核心地位。

二、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原文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失则无庇,不可立也。”
现代说法 “失信不立”
后半句 “人无信不立”
含义 失去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应用场景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常用于教育、职场、人际交往等
深层意义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缺乏诚信将失去他人信任与支持

三、结语

“失信不立,人无信不立”不仅是古人对诚信的深刻认识,也是现代社会仍然需要遵循的原则。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社会交往中,保持诚信都是赢得尊重和成功的关键。通过了解这句古语的完整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诚信的价值,并在生活中践行这一原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