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是什么意思】“巧夺天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工技艺极其精巧,甚至超过了自然的造化。这个成语多用来赞美工艺、艺术或设计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巧夺天工 |
拼音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论者谓其笔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称为‘书圣’。然其字亦有奇态,如云中飞龙,空中落雁,皆非人力所能及也。”(后人引申为“巧夺天工”) |
含义 | 形容人工技艺极其精巧,胜过天然。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学术、工艺、建筑等领域的精湛技艺。 |
近义词 | 精雕细琢、鬼斧神工、匠心独运 |
反义词 | 呆头呆脑、粗制滥造、笨手笨脚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艺术作品 | 这件瓷器的纹饰细腻,堪称巧夺天工。 |
建筑设计 | 这座古建筑的结构巧妙,真是巧夺天工。 |
手工艺品 | 这位老匠人的雕刻技艺,简直巧夺天工。 |
设计创意 | 这款手机的设计理念,令人赞叹不已,可谓巧夺天工。 |
三、常见误用提醒
- 误用1: “这件衣服是巧夺天工的手工制品。”
✅ 正确说法:这件衣服是手工制作的,工艺非常精细。
❌ 错误使用:将“巧夺天工”用于普通手工品,显得夸张。
- 误用2: “他的画作真是巧夺天工。”
✅ 正确说法:他的画作技艺高超,令人惊叹。
❌ 错误使用:如果画面本身并不特别精美,就不适合用此成语。
四、总结
“巧夺天工”是一个高度赞扬性的成语,强调的是技艺的高超与自然的媲美。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滥用或误用。它不仅体现了对艺术和工艺的尊重,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完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