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字的意思】“朴”是一个汉字,读音为 pǔ 或 pò。在不同的语境中,“朴”字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从字义、词性、常见搭配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
“朴”原意是未经加工的木材,引申为质朴、朴素。
- 如:“朴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木质坚硬,常用于制作家具或工具。
2. 引申义:
- 表示朴实、不浮夸的性格或风格。
- 如:“为人朴厚”,形容人性格憨厚、实在。
- 也可表示简单、原始的状态。
- 如:“朴拙”,指天真、单纯。
3. 姓氏:
“朴”也可以作为姓氏使用,如朝鲜族中的“朴姓”。
4. 读音差异:
- pǔ:最常见的读音,表示质朴、朴素。
- pò:较少见,如“朴刀”,是一种古代兵器。
二、词性与用法
词性 | 示例词语 | 释义 |
形容词 | 朴质、朴拙、朴实 | 质朴、不浮华、真诚 |
名词 | 朴树、朴刀 | 指某种树木或武器 |
动词 | 朴打(少用) | 古代有“朴打”一词,意为用木棍击打 |
三、文化内涵
“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常与“道家”思想联系在一起,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老子曾说:“大道至简,大巧若拙。”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朴”的精神中,倡导一种简单、真实的生活方式。
此外,在书法艺术中,“朴”字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古拙、厚重的美感,体现出传统审美中的“素雅”与“含蓄”。
四、常见搭配
搭配 | 释义 |
朴树 | 一种落叶乔木,木质坚硬 |
朴刀 | 古代的一种短柄长刀 |
朴厚 | 形容人性格忠厚老实 |
朴实无华 | 形容事物或人没有华丽的外表 |
五、总结
“朴”字虽然看似简单,但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无论是作为形容词表达质朴的性格,还是作为名词指代具体的植物或兵器,都体现了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理解“朴”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中对“真、善、美”的追求。
字义 | 本义:未加工的木材;引申义:质朴、朴素 |
读音 | pǔ(常用),pò(罕见) |
词性 | 形容词、名词、动词(少用) |
文化内涵 | 道家思想中的“返璞归真” |
常见搭配 | 朴树、朴刀、朴厚、朴实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