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的意思黉的解释黉的拼音黉的笔顺】“黉”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常用于古代教育机构的名称中。以下是对“黉”字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含义、拼音、笔顺及结构分析。
一、
“黉”字读作 hóng,是形声字,由“广”和“黉”组成,其中“广”表意,“黉”表声。该字多用于古代学校或书院的名称,如“太学”“国子监”等,也常出现在地名或人名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作品或历史资料中仍有出现。
在书写时,“黉”字共有 17画,结构为左右结构,左边为“广”,右边为“黉”。笔顺较为复杂,需注意书写顺序。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汉字 | 祿(繁体)/黉(简体) |
| 拼音 | hóng |
| 部首 | 广 |
| 笔画数 | 17画 |
| 结构 | 左右结构 |
| 五笔输入 | YJYH(简码:YJYH) |
| 释义 | 古代学校的名称,如“太学”、“国子监” |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历史文献、地名或人名中 |
| 书写顺序 | 先写“广”,再写“黉” |
三、笔顺详解(17画)
1. 点
2. 横折钩
3. 横撇
4. 竖
5. 横
6. 竖
7. 横
8. 横
9. 竖
10. 横
11. 竖
12. 横
13. 竖
14. 横
15. 竖
16. 横
17. 点
> 注:实际书写时,应按照汉字标准笔顺规则进行,确保结构清晰、美观。
四、拓展知识
“黉”字虽不常见,但在古籍中常出现,如《礼记·王制》中提到“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士曰黉门”。由此可见,“黉”在古代代表一种教育场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虽然“黉”字不再频繁使用,但其作为文化符号仍被保留,尤其在一些历史文化景区、书院或学校名称中可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黉”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它的读音、结构、含义以及书写方式,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学习传统文化时更好地理解这一字词的意义。
以上就是【黉的意思黉的解释黉的拼音黉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