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苟利于国家生死是谁写的名言

2025-09-15 04:47:36

问题描述:

苟利于国家生死是谁写的名言,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04:47:36

苟利于国家生死是谁写的名言】“苟利于国家,生死以之”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常被用来表达个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这句话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是许多人心中的精神信条。

一、原文出处

“苟利于国家,生死以之”这句话最早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原句为: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诗表达了林则徐在面对国家大义时,甘愿献出生命,不因个人安危而退缩的决心。

二、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思想家和诗人。他因领导“虎门销烟”而闻名于世,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人物之一。

三、诗句含义解析

- “苟利国家”:只要对国家有利。

- “生死以之”:就将生命交付给国家。

- “岂因祸福避趋之”:哪里会因为个人的祸福而逃避或趋附?

整句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我就把生命交给它;哪里会因为个人的祸福而逃避责任呢?

四、历史背景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主张禁烟,坚决反对英国等国的鸦片贸易。他的这一立场触怒了清政府中的保守派,并最终被贬谪到新疆伊犁。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仍心系国家、不改初心的坚定信念。

五、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名言原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处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作者 林则徐(1785–1850)
朝代 清朝
含义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将生命奉献;不因个人得失而退缩
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因禁烟被贬,写下此诗抒怀
精神内涵 爱国、奉献、无畏

六、结语

“苟利于国家,生死以之”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信仰。它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林则徐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以上就是【苟利于国家生死是谁写的名言】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