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洲志出于什么时间】《四洲志》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作者为林则徐。该书的成书时间与鸦片战争前夕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探索。
一、
《四洲志》成书于1840年前后,具体时间可追溯至1839年或1840年初。此书由林则徐主持编译,主要依据英国人威廉·莫雷(William Morley)的《世界地理大全》(A New General Atlas)翻译而成,内容涵盖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地理、历史、风俗等信息。虽然《四洲志》篇幅不大,但它是近代中国首次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由于战乱和资料散佚,《四洲志》原版已不存,现存版本多为后人整理或引用。尽管如此,它在推动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被视为近代中国地理学和对外交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书名 | 《四洲志》 |
作者 | 林则徐(主持编译) |
成书时间 | 1839年或1840年初 |
原著来源 | 英国人威廉·莫雷的《世界地理大全》(A New General Atlas) |
内容主题 | 介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地理、历史、风俗等 |
历史意义 | 近代中国首次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推动“开眼看世界” |
现存情况 | 原版已失传,现存版本多为后人整理或引用 |
影响 | 对后来的《海国图志》等著作有直接影响,是近代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起点 |
三、结语
《四洲志》虽篇幅有限,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开创性意义。它不仅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全新视角,也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和改革思想奠定了基础。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林则徐作为一位爱国官员,在面对外来冲击时所表现出的开放意识与求知精神。
以上就是【四洲志出于什么时间】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