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的意思鼕的解释鼕的拼音鼕的笔顺】“鼕”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它在古代多用于表示声音,尤其是钟鼓的声音。以下是对“鼕”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含义、拼音、笔顺等信息。
一、
“鼕”字读作 dōng,是形声字,由“⿰”(左耳旁)和“冬”组成,本义与钟鼓之声有关。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钟鼓敲击的声音,如“鼕鼕”形容钟声或鼓声。该字结构为左右结构,总笔画为17画,书写时需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协调。
由于“鼕”字较为冷门,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古文、诗词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的出现频率。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鼕 |
拼音 | dōng |
注音符号 | ㄉㄨㄥ |
部首 | 阝(左耳旁) |
总笔画 | 17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五笔输入法 | JGKL(根据标准输入法) |
笔顺 | 1. 丶 2. ㇇ 3. 𠃌 4. 𠃌 5. 一 6. 一 7. 𠃌 8. 一 9. 𠃌 10. 一 11. 𠃌 12. 一 13. 𠃌 14. 一 15. 𠃌 16. 一 17. 一 |
本义 | 钟鼓之声 |
引申义 | 形容声音响亮、连续 |
使用场景 | 古文、诗词、文学作品 |
现代使用率 | 极低 |
三、拓展说明
“鼕”字虽然不常见,但其在古文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例如在《诗经》或汉赋中,有时会用“鼕鼕”来形容钟鼓齐鸣的场面,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在书写时,要注意“鼕”字的结构特点:左边为“阝”,右边为“冬”。写法上应保持左右比例协调,避免偏斜。
四、结语
“鼕”是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汉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了解古代汉语和文学时,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掌握其读音、笔顺及含义,有助于提升对汉字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以上就是【鼕的意思鼕的解释鼕的拼音鼕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