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在成本会计中,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核算方法。它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决策,如定价、生产计划和利润分析。与完全成本法不同,变动成本法只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固定成本则作为期间费用直接扣除。
以下是变动成本法的核心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说明:
一、基本概念
- 变动成本:随着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等。
- 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或销售量变化的成本,如租金、管理人员工资、折旧等。
- 单位变动成本: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用于覆盖固定成本并形成利润。
二、主要计算公式
项目 | 公式 | 说明 |
单位变动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 = 变动成本总额 ÷ 产品数量 | 计算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
贡献毛益 | 贡献毛益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 衡量企业对固定成本的覆盖能力 |
贡献毛益率 | 贡献毛益率 = 贡献毛益 ÷ 销售收入 × 100% | 表示每元销售收入中可用于覆盖固定成本的比例 |
盈亏平衡点(销量) | 盈亏平衡点(销量)= 固定成本 ÷ (单位售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计算企业不亏不盈时的销售量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 ÷ 贡献毛益率 | 计算企业不亏不盈时的销售额 |
利润 | 利润 = 贡献毛益 - 固定成本 | 计算企业实际利润 |
三、应用举例
假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为10,000元。
- 单位变动成本 = 12元
- 贡献毛益 = 20 - 12 = 8元/件
- 贡献毛益率 = 8 ÷ 20 × 100% = 40%
- 盈亏平衡点(销量)= 10,000 ÷ 8 = 1,250件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10,000 ÷ 40% = 25,000元
如果该公司销售了2,000件,则:
- 贡献毛益 = 2,000 × 8 = 16,000元
- 利润 = 16,000 - 10,000 = 6,000元
四、总结
变动成本法通过将成本划分为变动与固定两部分,帮助企业更清晰地了解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其核心在于“贡献毛益”这一概念,它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上述公式,管理者可以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利润预测,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
以上就是【变动成本法计算公式是怎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