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求闻之若此

2025-09-01 18:44:01

问题描述:

求闻之若此,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1 18:44:01

求闻之若此】在古代文献中,“求闻之若此”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文为:“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学,夫是之谓‘求闻之若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品行不端,即使父母责骂、乡人指责、老师教导,他也不改正,这就叫做“求闻之若此”。这里的“求闻”并非指追求名声,而是指“求名”,即为了博取虚名而行事,但行为却与名声不符。

一、

“求闻之若此”强调的是一个人表面上追求名声,但实际上行为并不符合其声望。这种行为往往源于虚荣心作祟,缺乏真正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韩非子借此批判那些只注重外在名誉,而不注重自身德行的人,指出这种行为最终会导致失败或被世人所轻视。

二、关键点解析

项目 内容
出处 《韩非子·五蠹》
原文 “今有不才之子……夫是之谓‘求闻之若此’。”
含义 指人追求名声却不修德行,行为与名声不符
批判对象 虚荣、无德之人
核心思想 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反对表面功夫
现代启示 行为应与名声一致,重内修而非外显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求闻之若此”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人为了获取关注、赞誉或利益,刻意营造虚假形象,如网络上的“人设”崩塌事件,或是某些公众人物的道德丑闻。这些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关注,但长期来看,缺乏真实内涵的“名声”终将失去人们的信任。

因此,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风气,“求闻之若此”都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真正的名声,来自于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积累,而不是靠浮夸的表演或虚伪的伪装来换取。

四、结语

“求闻之若此”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现象的批判,更是对现代人价值观的一种提醒。我们应当追求真实的自我,注重内在修养,避免成为那种“求名而无实”的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赖。

以上就是【求闻之若此】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