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劳成疾出自哪里】“积劳成疾”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长期劳累导致身体患病。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但其出处却并不为人熟知。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它的来源和含义,本文将从历史文献中追溯其出处,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积劳成疾 |
拼音 | jī láo chéng jí |
释义 | 长期劳累导致疾病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因过度工作而引发健康问题 |
近义词 | 劳累过度、久病成疾 |
反义词 | 休息充分、劳逸结合 |
二、出处考证
“积劳成疾”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文如下:
> “夫士之居世,非有积劳成疾之患,则无致忧。”
这句话的意思是:士人生活在世上,如果没有长期劳累而生病的困扰,就不会产生忧虑。这里的“积劳成疾”指的是由于长时间的劳动和操劳而导致疾病,强调了劳逸失衡对健康的危害。
三、历史背景与演变
《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范晔所著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正史,其中收录了许多关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王符是东汉时期的政论家,他的思想主张关注民生、反对奢靡,提倡节俭和适度劳作。因此,“积劳成疾”这一说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动与健康关系的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积劳成疾”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中,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而出现“亚健康”状态,这使得该成语更具现实意义。
四、现代应用
在当代,“积劳成疾”不仅用于描述身体健康问题,还常被引申为心理上的疲惫和精神上的消耗。例如:
- 职场中:员工因加班过多而身体不适;
- 家庭中:父母因照顾孩子而身心俱疲;
- 学生中:考试压力过大导致失眠、焦虑等现象。
这些情况都可以用“积劳成疾”来形容,说明了现代社会中“过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五、总结
“积劳成疾”一词源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因长期劳累而患病。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贴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问题。通过了解其出处和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劳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劳逸结合,避免“积劳成疾”的发生。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积劳成疾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引用 | “夫士之居世,非有积劳成疾之患,则无致忧。” |
含义 | 长期劳累导致疾病 |
现代应用 | 描述因工作或生活压力导致的身体或心理疲劳 |
建议 |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
以上就是【积劳成疾出自哪里】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