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粮食少的成语

2025-08-22 04:02:21

问题描述:

粮食少的成语,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2 04:02:21

粮食少的成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用一些成语来形象地描述某种状态或情况。其中,“粮食少”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尤其在古代社会,粮食短缺不仅影响民生,也常常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以下是一些形容“粮食少”的成语,并结合其含义进行总结。

一、

“粮食少”在汉语中常被用来描述食物匮乏、资源紧张的状态。这类成语多用于描写灾荒年景、战乱时期或经济困难阶段。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人们的情感表达。

这些成语有的出自历史典故,有的则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它们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可用于文学创作、历史研究或日常交流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粮食少相关成语表

成语 含义说明 出处/背景
食不果腹 饥饿到连饭都吃不上,形容极度贫穷或饥饿 古代文献常见
饥肠辘辘 肚子饿得咕咕叫,形容非常饥饿 汉语俗语,常用于文学描写
人饥马乏 人和马都饥饿疲惫,形容旅途劳顿或战争后的艰苦状态 出自《后汉书》
粮尽援绝 粮食耗尽,援军断绝,形容陷入绝境 多用于军事或困境描述
民不聊生 百姓无法维持生活,形容社会动荡、人民困苦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三餐不继 连基本的三餐都无法维持,形容极度贫困 常见于描写饥荒或贫困生活
衣食无着 衣服和食物都没有着落,形容生活无依无靠 多用于描写贫苦百姓的生活状况
饿殍遍野 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灾荒严重、民不聊生 常见于历史记载或文学作品

三、结语

“粮食少”的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缩影。它们反映了古人对生存状态的关注,也体现了社会变迁中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会。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在现代社会,虽然粮食问题已不再是普遍现象,但这些成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珍惜资源、关注民生。

以上就是【粮食少的成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