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信息公开条例2019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信息公开条例2019,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20:17:25

近日,【信息公开条例2019】引发关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施行以来,一直是我国政府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法律依据。2019年,国务院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提升了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便利性与规范性。本文将对2019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梳理其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条例修订背景

随着社会对政府行为透明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信息公开范围不够明确、申请流程复杂、答复时限不统一等。为此,2019年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旨在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修订

修订内容 主要内容
扩大公开范围 明确将“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纳入公开范围,增强了信息公开的针对性。
细化公开程序 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提出、受理、答复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操作性。
缩短答复时限 将行政机关答复期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调整为“20个工作日”,并增加了特殊情况下的延期说明要求。
强化监督机制 增加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到位。
明确不予公开情形 对“三安全一稳定”等特定情形下不予公开的信息进行了更清晰的界定,防止滥用“例外条款”。
加强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通过多种渠道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条例适用对象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包括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以及依法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其他组织。同时,条例也适用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企事业单位,如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

四、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

根据2019年修订后的条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 在线申请: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或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申请;

- 书面申请:通过邮寄、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书面申请;

- 现场申请:前往相关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申请;

- 电话申请:部分机关支持电话申请,但需配合提供必要信息。

五、信息公开的意义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通过信息公开,可以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

六、结语

2019年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和完善,更加符合新时代政府治理的要求。对于公众而言,了解并合理利用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则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公开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阳光政务”。

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要点速览表

条款 内容概要
第一条 立法目的: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保障公民知情权。
第十条 公开范围:包括政策文件、财政预算、项目进展等。
第二十条 申请方式:线上、线下、电话等多种途径。
第二十三条 答复时限:一般为20个工作日,特殊情况可延长。
第二十五条 不予公开的情形: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
第三十条 监督机制:上级行政机关应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条款内容,建议查阅官方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全文。

以上就是【信息公开条例2019】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