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春天主题活动教案《大树与小草》】一、活动主题:
《大树与小草》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春天里树木和小草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引导幼儿懂得爱护花草树木,增强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在户外寻找一些不同种类的树和草,供幼儿观察。
2. 准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春天里树木和小草的变化。
3. 准备绘画纸、水彩笔、彩色黏土、树枝、树叶等手工材料。
4. 音乐《春天在哪里》作为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进入春天的氛围。
提问:“你们知道春天来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吗?”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象。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树木和小草,引导他们注意观察树干、树枝、叶子以及草地的颜色、形状等。
提问:“你看到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在哪里?”
“大树和小草有什么不同?”
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幼儿建立对树木和小草的基本认识。
3. 图片与视频欣赏(5分钟)
展示关于春天树木和小草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它们在春天的变化。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如“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新芽了”。
4. 手工活动:制作“大树与小草”(15分钟)
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创作。
- 用彩色黏土制作“小草”,贴在纸上或卡纸上。
- 用树枝和树叶拼贴“大树”的造型。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作品内容。
5. 分享与评价(5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延伸活动建议:
1. 在自然角种植小植物,让幼儿每天观察并记录其生长情况。
2. 组织一次“我为小草浇水”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
3. 开展“我和大树做朋友”故事分享活动,增强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孩子们对春天中的大树和小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主题,如“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动物”等,丰富幼儿的自然知识。
七、温馨提示:
请家长配合,在家中也带孩子观察周围的植物,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