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29、答司马谏议书1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9、答司马谏议书1,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4:30:45

29、答司马谏议书1】自古以来,士人之间常因政见不同而产生争执,然真正有识之士皆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余虽不才,然亦愿以诚心应之,故作此书,以答司马君实之问。

君之所言,多出于对新法之疑,余观其意,非全无道理,然亦未尽知变法之本。夫治国之道,非一成不变,当因时制宜,顺乎民心。昔者商鞅变法,虽遭世之讥,然秦以之强;王安石变法,虽遭群臣反对,然亦为一时之良策。

今之天下,积弊已久,民困财乏,官吏腐败,军备废弛。若不改革,何以图存?余所行之事,皆为救国于危难之中,非为私利,亦非为权势。然世人多以旧法为尊,视新法为异端,此乃保守之风所致,非独余一人之过也。

君谓“侵官、生事、征利”,此三者,实为误解。所谓“侵官”,非余越权,乃为国家之需,设职以治事,岂可因人而废?“生事”者,非兴事扰民,乃为革除旧弊,使百姓得其所;“征利”者,非夺民之利,乃为开源节流,使国库充盈,民力得以休养生息。

余非不知君子之责,亦非不知忠言逆耳。然若因人言而止,岂非误国?古人云:“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余愿以一身之责,担天下之忧,虽千万人吾往矣。

愿君明察,勿以偏见阻正道。若能共谋大计,同济时艰,实乃社稷之福。否则,徒增纷争,终损国事。

谨此奉复,伏惟钧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