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描写山的诗词《咏华山》阅读】在宋代众多文人墨客中,寇准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作虽不以数量取胜,但每一篇都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其中,《咏华山》便是他描写山景的代表之作,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体现了他胸襟开阔、志向高远的人格魅力。
《咏华山》全文如下: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意境宏大,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华山的巍峨壮丽。首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直接点明了华山之高,仿佛只有天空能与之比肩,其他山峰皆无法企及。此句用词极简,却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华山的雄伟气势。
次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则通过视角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华山的高耸入云。抬头望去,太阳似乎触手可及;而回头俯视,白云却显得低矮渺小。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空间感,也让读者体会到登高望远时的心旷神怡。
从艺术角度来看,《咏华山》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语言质朴自然,节奏流畅,富有音乐性。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堪称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寇准写《咏华山》,并非仅仅是为了赞美山的高大,更是借景抒情,表达自己胸怀天下的志向。他在仕途上曾几度沉浮,但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的心态。这首诗或许正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即便身处逆境,也要像华山一样挺立不倒,心怀高远。
总的来说,《咏华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寄托情怀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寇准作为一位诗人和士大夫的风采,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古代山水诗的另一种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