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防溺水》】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溺水”,知道不能独自去水边玩耍。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寻求帮助。
3. 通过游戏和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展示游泳池、河边、湖泊等水域场景。
- 安全标志图片(如“禁止游泳”、“小心水深”等)。
- 小道具:如玩具泳圈、救生衣模型等。
- 故事绘本:《小鸭子的冒险》(讲述小鸭子不小心掉进水里,最后被大人救起的故事)。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哪里?对了,是水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重要的安全知识——防溺水。”
2. 故事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小鸭子的冒险》,引导幼儿思考:
- 小鸭子为什么掉进水里?
- 他有没有大声呼救?
- 最后是谁救了他?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明白:不能独自去水边玩,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并及时找大人帮忙。
3. 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
- 水边很危险,不能靠近。
- 不会游泳的小朋友不能下水。
- 如果看到别人落水,不能自己跳下去救人,应该马上叫大人或打110报警。
4. 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一:我是小小安全员
教师出示各种图片(如游泳池、河边、水坑等),请幼儿判断哪些地方可以玩,哪些地方不能玩。正确回答的幼儿可以获得小贴纸奖励。
游戏二:找一找安全标志
教师展示多个安全标志图片,让幼儿辨认并说出它们的意思,如“禁止游泳”、“小心水深”等。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学到的防溺水知识,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
四、活动延伸建议:
- 鼓励家长带孩子参观附近的公园或水域,实地讲解防溺水知识。
- 在班级中设置“安全小卫士”角,张贴防溺水宣传画和温馨提示。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溺水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后将继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更多贴近幼儿生活的安全教育活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提高幼儿安全意识,避免因不了解水域危险而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