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七律(middot及长征》综合资料)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七律(middot及长征》综合资料),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3:26:56

《七律(middot及长征》综合资料)】《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著名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一种。这首诗以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同时也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一、诗歌内容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即长征。这是一次长达两年、行程超过二万五千里的艰苦跋涉。在这段历程中,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包括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突破敌军封锁等。1935年10月,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毛泽东在此之后写下《七律·长征》,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征程。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气势恢宏,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象征手法:

- “五岭逶迤腾细浪”:将高耸的山脉比作翻滚的细浪,表现出红军面对自然障碍时的从容不迫。

- “乌蒙磅礴走泥丸”:用“泥丸”形容庞大的乌蒙山,突出红军的英勇无畏。

- “金沙水拍云崖暖”:既写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红军在战斗中的机智与果断。

- “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红军强渡大渡河时的惊险场面,体现战士们的勇敢与牺牲精神。

- “更喜岷山千里雪”:最后以对胜利的喜悦收尾,表达出红军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不仅记录了长征的艰难历程,也抒发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艺术特色

1. 结构严谨: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符合七律的格律要求。

2. 对仗工整:如“五岭逶迤”对“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对“大渡桥横”,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情感饱满:从“不怕远征难”到“尽开颜”,情感层层递进,充满希望与力量。

4. 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红军的英勇与坚韧。

五、现实意义

《七律·长征》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深情回顾,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这首诗都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鼓舞作用。

六、结语

《七律·长征》作为一首经典之作,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以简洁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宏伟的意境,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今天,我们重温这首诗,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传承那份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