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告诫。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好事,也不应忽视;即便是小小的坏事,也应当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比如,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对陌生人说一声“你好”、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这些行为虽然微小,但正是这些点滴的善意,构成了社会的温暖与和谐。相反,若一个人认为“小恶无伤大雅”,那么他可能会逐渐放纵自己,最终酿成大祸。比如,一次不守交通规则的闯红灯,可能引发交通事故;一句无心的谎言,可能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古人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努力中积累而来的。同样,一个良好的品德,也是在一次次善行中逐渐养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少成多,那么整个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友善。
历史上的许多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才成就了非凡的事业。诸葛亮在辅佐刘备时,注重细节,关心百姓疾苦,最终成为一代名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因为他始终关注民生,才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并不是要我们苛责自己,而是提醒我们要有自律和自省的精神。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及时改正。如果一个人能时刻警醒自己,不因小事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他的人生之路也会更加稳健。
总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仅是一种处世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从点滴做起,以善养德,以慎修身,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修养的人。